
「房貸水龍頭」打開,交易量也不再探底,有人會問:現在房市已經落底了嗎?可以買了嗎?對此,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表示,政府打炒房措施目前雖有轉向跡象,但「房價偏高」、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偏高」、「房市賣壓重」與「屋主心態可能急升」等四大不利因素環繞,因此,短期政府打開部分房貸水龍頭,僅可視為「人道走廊」,房市探底危機還沒過,民眾購屋還是要多審慎。
陳傑鳴指出,近期政院拍板新青安不計入銀行法72-2條額度,央行也對換屋族寬限18個月,顯示政府有注意到最近房貸申貸困難、違約案件不斷增加的情形。不過,若因此認為打炒房將持續大幅放寬,房市將快速再起,則有點過於樂觀了。
房價偏高問題仍在 央行不會輕易放鬆管制
陳傑鳴說明,這幾年房市買氣過熱,五年來全台房價飆漲快5成,遠高於民眾所得增加速度,導致目前房價泡沫化疑慮日增,因此,即便目前政府鬆綁部分貸款管制,但僅是為避免貸不到款的違約太多。估計短期內,還是不可能水龍頭全開,否則炒風可能再起,預期目前鬆綁措施對拉抬房市買氣效果相當有限。
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仍在高檔
陳傑鳴分析,近年銀行在利率低、資金充裕的狀況下,對房市貸款來者不拒,也導致資金過度集中在房地產。去年台灣全體銀行放款餘額中的不動產貸款佔比一度高達37.6%以上,而後雖有降低,但到今年7月依然還在36.74%,仍遠高於過往普遍在35%以下的合理水位。
因此,估計有維持金融穩定責任的央行,此時不太可能會大幅鬆綁管制,也導致房市要大幅鬆綁,出現落底訊號,最快也要到明年,購屋者其實可以再等等。
房市賣壓重 短期難再起
陳傑鳴提到,目前房市賣壓高漲,9月市場新屋待售庫存量高達175,659戶、二手待售庫存量94,302戶,不是位於歷史最高,就是位於歷史相對高檔區。賣壓沉重下,價格上漲不易。目前房價仍有下跌的壓力,若輕易進場恐還有接刀的可能性。民眾此時若想買房,建商品牌與房屋特色、品質都很重要,而且,不輕易追價,未來才能有保值與增值潛力。
屋主心態可能快速拉高
陳傑鳴強調,去年下半年以來,民眾購屋信心低迷,房市交易量大減,而好不容易讓屋主讓價意願開始攀升後,此時政府卻快速釋出「打開房貸水龍頭」的訊息,此舉恐怕會讓部分屋主心態再度轉多,導致讓價意願大減,恐將讓房市調整期拉長,導致房市落底時間延後。
陳傑鳴表示,依目前多項指標來看,現在央行放寬房市管制措施的空間依然相當有限,房市仍將有一段苦日子,想趁落底進場撿便宜的民眾,除非遇到少數撐不住、大讓價的屋主,否則恐怕再等等會比較安全。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